贾冬竹
转眼间我已从“不惑”迈向“知天命”之年,但却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了更大的兴趣,大概这就是班主任工作中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产生的“迷之诱惑”吧!虽然和学生是两代人的年龄差,但却没感觉师生之间存在代沟,我们亦师亦友的关系十分和谐融洽,这既是我活泼开朗的性格使然,更得益于我的管理方法。
简单的说,就一个字“懒”。
记得在一次班主任心理辅导课上,心理老师说过:“高中生最害怕被信任”,终于找到了理论支撑!高中生具备很强的能力,他们的作用不可小觑。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繁重,每天的琐碎事情都有很多,如果能调动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,我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。
新生入校伊始,我首先完成“洗脑”的工作。无论是晨会还是班会,反复渗透“自律”的观点,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“自律带来自由”,让学生们从心底里完成自我约束的构建。一旦学生们有了自我约束意识,接下来对班规、校规的服从就会容易很多了。这个步骤需反复操作,让自律的观念在学生们的心中深深扎根。接下来开始逐渐放权,让学生进入班级管理。
一、班规的制定
在我的宏观班规思想指导下,班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制定班规。事实证明,由学生制定的班规内容更加全面,可操作性更强,因为他们太了解自己了。意料之外的是,他们制定的违反班规的惩罚措施可盐可甜,学生们接受度很高。学生们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,这时班干部的功效又充分发挥起来了,“班长,你看这事儿怎么办?”这是我最喜欢的句子,因为班级里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同学犯错误的几率太高,班委会的处罚总是那么“亲切”。无论是怎样的处罚,因处罚决定来自于身边的同学们,孩子们总是能欣然接受。师生矛盾消失了。
“懒”得处罚学生,收效甚好。
二、值日小组的组建
对学生们来说,值日应该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儿。班级卫生是班级面貌的重要体现,常规的值日方式是以周为单位进行的,我认为对睡眠严重不足的孩子们来说,连续一周早起是很困难的,于是我采用每组值日一天的方式,减少连续值日带来的问题。
此外,值日偷懒也是深为同学们诟病的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充分放权给生活委员,让同学们自荐担任值日小组长,自由组合组员,自由分配任务。因大都是好友组队,彼此间的友谊使他们不好意思偷懒,即使个别同学到校晚了,同学们也会主动完成扫除任务。因值日引发的矛盾,几乎没有出现过。
班级的值日工作,我也“懒”得管了。
三、班干部职能的确立
班主任“懒”了,班干部就得勤。我实行班干部负责制,班长、生活委员、学委、团支书、体委等每个班级干部,各司其职。高一阶段,班干部的工作须手把手的教,进入高二阶段,他们都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。当然,班干部手中的“权力”是他们在班级“执法”的最大保障,最大的“权利保障”就是班干部有申请体活课的权利,这可是同学们最期盼的“福利”。同学们在学习、纪律、卫生方面的优秀表现都可能获得班干部的认可,并获得我的“恩准”。同样,班级管理不力,受处罚的也是班干部。同学们看到班长受处罚,也会因此而心生愧意,主动地走向自律。如今,班级迈入高三,我管的更少了,但背后是我那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。发现问题我从不在班级内发飙,而是给班干部开小会,帮班干部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,授之以“渔”,下回面对类似的问题,他们就能独立解决了。
我的“懒”成就了我的班干部们的成长。
如此“懒懒”的班主任,通过和班干部们的“精诚合作”,从繁重的班级事务中抽身出来,全心全意的抓学习班级的学习,使孩子们的成绩稳步提高。我班的孩子们开朗热情,班级凝聚力十足,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有奖状“入账”,市级“三好班级”的荣誉实至名归,我的班长刘德隆同学也获得了市级“优秀干部”的荣誉称号。
如果一个老师把‘“懒”的方法运用得恰到好处,那么,他也就是一个成功地CEO。他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园丁,而且自己也将享受到工作艺术所带来的快乐,并在轻松中愉快地静待“花开满园”!
上一条:关爱为育人之先
下一条:党性铸师魂,师魂守初心